首页

艾丝情侣主视频

时间:2025-05-29 06:44:10 作者:复旦大学为120周岁庆生 校长:要为人的创造性发展提供无限可能 浏览量:87362

  中新网上海5月28日电 (记者 陈静)纪念复旦大学建校120周年大会27日举行。纪念活动期间,学校邀请了120位两院院士和文科资深教授、120位全国重点中学校长和120位校友组织代表来到复旦大学,繁荣学术、致敬学人、凝聚学友。

  教育部党组成员、副部长徐青森希望复旦大学深化知识、理论、方法创新,更好服务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;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,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;要推动科技自主创新,更好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。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朱忠明表示,120年来,复旦大学与上海血脉相连、荣辱与共,上海每一次精彩亮相都涌动着复旦人创新创造的澎湃动能。

  复旦大学校长、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力表示,120年来,复旦大学为国家培养了近50万名具有创新精神等的优秀人才,这是学校最大的贡献,也是最为自豪的成绩。建设创新型大学,复旦大学要为人的创造性发展提供无限可能,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,不断突破边界、重塑自我,扎根本土、融通中外,始终站在开放引领最前沿。

纪念复旦大学建校120周年大会27日举行。(复旦大学供图)

  当天的会场上,1905年与2025年的金色字样分列主席台两侧。会场四周悬挂5条红色横幅,上面分别写着:“博学而笃志,切问而近思”“与时代同步伐,与民族共命运”“教育强国打头阵,自主创新当尖兵”“加快迈向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前列”“为中华民族复兴伟业不断作出新贡献”。

  校友代表王长田认为,所谓的“复旦气质”,就是既有现实主义的脚踏实地,又有理想主义的浪漫情怀,在追求卓越贡献社会的同时不忘生活情趣和完善自我。校友代表、意大利威尼斯大学校长李集雅(Tiziana Lippiello)表示,在复旦大学的求学经历让她学会阅读中国典籍和现代汉语,是复旦大学塑造了今天的自己。在她看来,知识意味着责任,教育首先是一种改变命运、塑造未来的力量。

  教师代表、高分子科学系教授彭慧胜表示,未来期望带领团队致力于国际一流的研究,提出原创的科学概念,催生全新的科学领域;提出革命性的技术思想,引发产业变革,改变生活方式;解决社会公认的重大科学技术难题,推动人类文明进步。

  学生代表、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2023级博士研究生焦可馨通过复旦大学“腾飞计划”入学。作为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肌病团队成员,她参与开发罕见病AI诊断模型,探索基因治疗、生物靶向治疗等创新疗法,打破了罕见病无药可医的困境。她表示,将追随前辈脚步,让复旦精神在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绽放璀璨光芒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杜立特突袭者子女协会代表走访浙江衢州 探寻先辈足迹

会议要求全国检察机关加强涉外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制定,更加主动参与国际规则制定,坚定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,积极参与重要国际组织、机构有关议题讨论,生态环境保护、金融监管、网络治理、知识产权保护、国际经贸等领域国际规则制定,以及刑事司法协助、引渡等条约谈判,重视促进国际规则和国际规则有效对接。

科学精神浸润香江——记香港中小学生与科学家交流

两局领先的中国女排稍有松懈,在第三局一传出现波动,一度与对手陷入缠斗,分差基本在两分以内。关键时刻,龚翔宇的一记强攻得手吹响了中国队的进攻号角,朱婷随后的连续得分帮助中国队重新拉开与对手的分差,并最终以25:19锁定胜局。

大国外交最前线 | 再次在巴黎荣军院举行欢迎仪式,有哪些“特殊”安排?

“在竞争激烈、强手如林的赛场上,我市运动员不畏强敌、顽强拼搏,呈现出诸多可喜的亮点。”在总结大会上,重庆市体育局党组书记、局长丁洪表示,重庆市结合自身实际,积极谋篇布局,实现了全项目参赛的目标。赛场上,王强、张岩等优秀运动员带领全团坚持拼字当头,超越自我、永不言弃,展现了新时代重庆体育健儿的良好精神风貌。

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完成国家级数据库搭建

“中华设计奖举办六年来,台湾方面的参赛作品从第一届的200多件,增长至本届的1606件,显见中华设计奖在岛内产生的重要影响。”台湾艺术创生文化基金会董事长李永萍说,期待两岸设计人才凝心聚力,努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在交流交往中实现交融交心。

中俄蒙在阿斯塔纳举行三方外长磋商

31日下午,宋涛会见了参加峰会的台湾新闻媒体代表。他表示,两岸同胞血脉相连,同文同种。希望两岸媒体积极参与和推动两岸文化交流,坚持客观报道、公正评论,切实增进两岸同胞相互了解和理解,坚定推动两岸交流、融合发展,推进祖国统一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